• 学院动态

教学科研|器乐教研室课程思政教学选拔赛

发布日期:2023-09-27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引导青年教师加强教学改革创新,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热情,器乐教研室于9月26日下午16点50在音乐楼101-1开展了课程思政教学选拔赛。

本次选拔赛由杨子洋、余润爽、王文秋、吕心怡四位老师参与,在接到比赛通知后,各位教师积极准备、深入研究教材、反复钻研教学方法、大量阅读相关的视频以及理论材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课内容,力求把理论知识以及演奏技巧由浅至深、层层递进地传授给学生,并将本次比赛的主旨——课程思政教学,融入课程之中,达到了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例如余润爽老师讲授的曲目是青海民歌改编而来的长笛作品——《半个月亮爬上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我国西北民族音乐有所了解,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王文秋老师讲解的《黄河船夫曲》,通过体会非连音奏法的所带来的音响效果的差异,引导学生将本首作品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演奏的形式诠释到位。

活动过程中,针对四位教师的讲课内容,刘磊主任进行了如下点评: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所选用的思政融入点,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另一方面应该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例如像王文秋老师,在讲解《黄河船夫曲》时,将爱国主义情怀自然地渗入课程的方方面面,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真正地实现显性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希望各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以借鉴与学习。

张钟升老师补充道:课程思政不是生硬的“课程”加“思政”,不能只是在专业技能学习结束后,再进行思政内容的总结性讲解。“思政”与“课程”的关系不是机械组合而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的。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提炼我们专业技能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

此次活动,通过面对面、零距离地交流,为在场的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老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锚点,实现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刘磊主任再次强调:希望各位教师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积极进取精神、乐于奉献精神等诸多思政元素,合理设计教学安排,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方针,为国家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