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音乐学科发展的深化,学术研究能力已成为高校音乐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为激发学生学术热情,提升科研能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音乐与教育学院特举办文献研究及论文写作大赛,鼓励学生通过系统研究探索音乐学科的前沿问题,为未来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此次大赛的开展,可以强化学生文献检索、综述撰写及学术写作能力,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鼓励跨专业选题,推动音乐学与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研究。通过比赛与答辩,促进师生学术互动,营造学院学术氛围,挖掘具有学术潜力的学生,为学科竞赛、研究生培养输送优质生源。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音乐与教育学院
承办单位:音乐与教育学院音乐理论教研室
组委会:组长:魏熙畅
副组长:侯丽李萌
成员:乔晓磊邵小萌孟丽莎刘泽慧张乾琦
二、参赛人员、指导要求及报名办法
1.参赛人员:音乐与教育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专业在读本、专科学生均可报名参加。
2.指导要求:参赛者需自行联系1名本院教师作为指导教师。
3.报名办法:由各任课教师推荐或学生自主报,参赛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比赛论文纸质版报送至音212张乾琦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1500742243@qq.com。
三、赛程安排
阶段 |
时间 |
内容 |
初赛提交 |
2025年3月10日—3月20日 |
提交纸质版报名表、论文全文5份(抹去参赛者姓名与指导教师姓名)、查重报告1份、原创声明1份,提交电子版论文1份(PDF格式,无需抹去信息),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个人需要可加入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部分 |
初赛评审 |
2025年3月21日 |
匿名评审,选出30%入围复赛,并反馈修改意见 |
复赛修改 |
2025年3月22日—3月30日 |
入围者根据意见修改论文,提交终稿5份、查重报告1份,并准备答辩PPT |
复赛答辩 |
2025年3月31日 |
现场答辩(8分钟陈述+5分钟评委提问),综合评分 |
四、比赛要求
1.选题范围:
音乐史学、音乐教育学、作曲技术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等方向,鼓励跨学科研究。
2.论文形式:
文献综述——需系统评述某一领域研究现状及未来方向,体现学术规范性;
专题研究论文——需有明确问题意识与论证逻辑,体现学术规范与创新性。
3.格式规范:
参照《文献研究及论文写作大赛论文格式要求》(附件2)。
4.原创声明:
参赛论文需为未公开发表作品,查重率≤20%。
抄袭、剽窃者取消资格并通报批评。
五、评审标准
初赛评分(满分100分)
指标 |
分值 |
说明 |
选题价值 |
20 |
前沿性、现实意义或理论深度 |
文献分析能力 |
30 |
资料全面性、归纳分析能力 |
逻辑结构与论证 |
30 |
框架清晰、论据充分、结论合理 |
学术规范 |
20 |
格式、引用、语言规范性 |
复赛评分(满分100分)
指标 |
分值 |
说明 |
论文质量 |
70 |
修改提升效果、学术创新性 |
答辩表现 |
30 |
PPT逻辑性、表达流畅性、问题回应能力 |
六、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
一等奖:2名
二等奖:3名
优秀奖:2名
七、注意事项
1.参赛者需提交《文献研究及论文写作大赛报名表》(附件1)、签署《原创性声明》(附件3)并与论文、查重报告一同提交。
2.复赛答辩顺序通过抽签决定,需提前30分钟到场。
3.组委会保留对赛程的最终解释权,咨询电话:1314058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