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宇航 文/时金娜)音乐与教育学院2024级音乐表演(BK)6班张宇航以实践生的身份走进高平镇人民政府,在为期四十天的基层历练中,从生疏到熟练,从观望到参与,真切触摸到了基层工作的温度与厚度。
初到党政办时,琐碎的工作曾让她手足无措。第一次整理村民档案,因不懂分类标准,将低保户资料与退役军人档案混在一起,工作者笑着说:“这些档案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弄错了可能影响他们办事呢。”这句话让她警醒。此后,她跟着前辈逐页学习政策文件,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下各类业务的办理流程。

跟着综治办同事处理邻里纠纷的经历,更让她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智慧。有两户村民因宅基地边界起了争执,吵得面红耳赤。在田间地头拉起临时“调解桌”,先听双方倾诉,再翻出村里的老宅基地图耐心比对,最后提议“各让半尺”。当两家人握手言和时,同事说:“基层工作就得像揉面团,既要讲政策的硬度,也要有共情的温度。”

实践中期,该生参与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调研。在李家庄,看到村民因垃圾清运不及时有怨言,当即联系环卫所调整清运频次;在王家村,发现老人不会用智能垃圾回收设备,便和同事一起画了图文并茂的操作指南贴在设备旁。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让她懂得基层治理从来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把每件“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临别时,镇党委书记在笔记本上题字:“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让她褪去了校园的青涩——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书本里理解“为民服务”的学生,而是真切体会到,基层工作者的每一天,都在为群众的“急难愁盼”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