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立德树人 把握大势导向引领
——在学校新学期中层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吴廷伟
(2017年2月19日)
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已召开并印发了工作要点,今天我以务虚的形式,就贯彻会议精神代表校党委谈两点意见:
一、今年的工作应该怎么做
总的想法是三句话:立德树人是目标,深化改革是动力,依法治校是保障。具体工作思路为“一二三四五”:
1.“一个目标”,即立德树人。就是我们要培养有德行、有本事的学生。如何立德?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抓早,从新生入学、低年级开始抓起,教育引导在先;抓小,从
“文明细胞”抓起,从小事做起;常抓,文明创建要常态化;抓长,党政工团齐管,校园文化熏陶,争创文明单位,构建文明创建长效机制。怎样树人?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能解决问题的人。要在中原经济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等战略规划、“三去一补一降”、
跨境电子商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进程中寻找人才培养的机遇、平台和空间。
2.“两个围绕”,即围绕中心促党建,围绕大局抓党建。中心是什么?大局在哪里?中心是立德树人,大局是改革创新。以2016年底为时间节点,前期,校理事会、教育集团、学校三方为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合格这个中心任务而共同努力,划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通过评估,说明基本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标准,只是从“平原”步入“高原”,但仰视“高峰”,落差还很大。今后学校要把注意力和举措放在开放、创新、改革上。向开放、创新、改革要转型、要水平、要质量。让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推动开放;让创新倒逼改革,改革推进创新。开放,首先是人思想的开放;创新,首先是人思想的创新。如果思想禁锢、视野封闭,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开放,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因循守旧,不思开放、不愿创新,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不愿、不为者,可以陈述一万个理由;而开放创新,只需要一个信念: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学校提出“2017,教改领航,内涵发展,再创辉煌”。这就是学校的大局。改革,是为了开放、创新;开放、创新的目的是提高办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校党委在新常态下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进步,要善于审时度势。这个“审”和“度”就是要顺应大局大势,在经济发展大趋势、国家发展大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找定位、谋发展、有作为。
“度势”:找准发展方向;“借势”:借助发力源头;“造势”:放大党建作用;“乘势”:借力推进事业。
3.“三个明白”,即学明白、想明白、做明白。“三个明白”决定了学校要做什么、能做什么、做成什么。办高等学校只有把握住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战略意图和重大决策,才会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希望。目前,河南有中原经济区、粮食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河南自贸区、河南创新示范区、郑州跨境电子商务实验区、中原城市群发展等多个战略规划。十八届六中全会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召开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印发《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的民主生活会等,就是党和国家从政治方向、纪律规矩,政治生活、政治示范和经济战略方面提出的总要求,对于这些,我们不仅必须学习,而且一定要学明白。在学明白的基础上,再来想明白学校的现实情况,我们学校的格局怎么样?有什么?孰强孰弱?在此基础上,综合上述两个方面再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这些都明白,才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4.“四个导向”,即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示范导向。问题在哪里?要找准;目标是什么?要明确;谁来当示范?找榜样;如何做才对?要科学。
5、“五个抓好”,即抓好班子、抓好队伍、抓好基层、抓好作风、抓好创新。
班子要有底气,底气要体现出:推动协调发展的能力、驾驭局面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完善自我的能力。要有运筹、组织、指挥的本领,把考虑和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放在首位。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底气”是在实践中砥砺出来的。有坚定的信念、求知的欲望、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才是“底气”,是信仰、内涵、心态、本领的综合。
——需要坚定理想信仰。理想是人生的灯,照亮前进的路;信仰是大海的灯塔,引导前行的船。领导干部有了理想信仰,才能在大千世界、滚滚红尘面前,做到“底气”十足。
——需要靠真本事支撑。面对知识爆炸的年代,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不注重学习积累,知识会老化、能力会退化、底气会弱化。
——需要有良好心态涵养。古人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行于左而目不瞬”。这是描写处“惊天动地”之变而不惊的人的心态。实际上,平和的心态、和谐的心态就是强大的心态,强大的心态才能在严峻的形势下、纷繁复杂的事务中保持从容不迫、指挥若定。
——需要有务实作风奠基。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要突出重点,咬定青山,循序渐进,讲求实效;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治校。领导干部只有务实科学办事情、实现目标见成效才能安身立命。否则,“底气”无从谈起。
——需要创新意识砥砺。不断创新形式,升华原则内涵,提升工作“底气”。坚持“动与静、无声与有声、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特别是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公开栏、宣传页、电子屏、网络、微信、微博、简报等形式,展示党务、政务工作成效,增强解答师生疑难,保障做师生工作的“底气”。
队伍要有锐气。优秀的干部队伍不仅有数量更要有质量,不仅有规模更要有结构,不仅有真才实学更要有正确的理念和积极的态度,不仅有底线更要有道德高线。精神面貌、实力水平、魅力魄力、工作成效是干部队伍锐气的基础,体现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的领导力、动员力、凝聚力。
基层要有元气。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提供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也可以说是供给侧,与在校生依法所需是否适应,各院部和教学单位是最清楚的。教育供给侧与需求侧要在这里晾晒、交汇、交融。解决好供给与需求的矛盾,院部和教学单位就会充满元气,如果解决不好甚至矛盾很尖锐,就会伤了院部和教学单位的元气。各院部有元气,学校就有元气,各院部元气不足,学校就没有元气。各院部和教学单位不仅有责任而且要有能力主动发现和解决好这些问题,使学校始终元气十足、底气十足、后劲十足。
作风要有硬气。领导干部的作风决定校风,传递和影响到教风和学风。作风问题,说到底是责任、担当。有责任、有担当,事业才有希望;有责任、有担当,人格才最高贵。讲作风,首先有过硬的政治作风,我们要提高和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的六个方面上:一是讲政治必须旗帜鲜明,是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政治保证,是培养自我革命勇气、增强自我净化的能力、提高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的根本途径。二是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令行禁止。三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紧跟时代步伐、聆听时代声音、回答时代问题;要坚持党的思想原则、政治原则、组织原则、工作原则;要旗帜鲜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四是勇于自我革命。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锻炼自己,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和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五是加强自律,慎独慎微。注重同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作斗争;注重在选人用人上把好方向、守住原则,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注重自觉主动接受监督。六是担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使贯彻《准则》、《条例》成为每一个党组织、党员的自觉行动。
创新要有灵气。要像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那样,开拓、创新党建工作新境界,打造承载工作新载体、新平台。
二、如何保证工作能干好
保证学校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是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的共同责任;坚决避免办学方向发生偏离、意识形态发生“地震”,学校安全踩踏红线的现象,这也是校理事会、校行政、校党委的共同责任。如何保证我们的工作能干好,谈三点想法:
1.加强沟通,实现“三位一体”。校理事会是基础,校行政是主体,校党委是灵魂,三方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三位成一体,才有大出息。能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理事会才有底气,校长才有浩气,校党委才有灵气。但“三位一体”谈何容易,我们是民办高校,有理事会、教育集团、校行政、校党委诸多方面。实现“三位一体”,就必须沟通。沟通能达到诸方的理解、谅解、团结。沟通能产生凝聚力、战斗力、生产力。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注意沟通,就顺气、顺畅、顺达。例如2008年“专升本”、2016年“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什么时候三方面开明、开放,有气度、有风度,才会出现和谐的局面。有风度才会有魅力,有魅力才能有凝聚力,有凝聚力才会有实力,有实力才会有竞争力。相反,不沟通,或沟通不到位,民办高校就会丧失天然的优势,同样会政出多门、产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必然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沟通,学校要积极主动,因为学校上要对接国家政策,下与师生朝夕相处,既负责把学生招进来,还要把学生送出去,并通过就业、创业结果检验办学效果。沟通,学校要坦诚真诚,因为学校只有把各关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才能补钙壮骨、强身健体。条条门径,径径通达;顺畅顺达,归元不二;形成合力,所向披靡。
2.未雨绸缪,保证顺畅转轨。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对第十八、三十七、四十五、四十六、五十、五十九、六十四条做了修改。把民办高校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指出到哪里登记、如何登记,对党组织设置提出新要求,规定从2016年12月30日起三年完成。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校理事会开明而富有远见,曾不止一次明确态度,要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这是看到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机遇。观海知心远,登山觉眼明。大趋势决定大方向,大方向决定大出路,大出路决定大成效,重新登记意味着转轨,早转晚转要早转,快转慢转要快转,早转早主动、快转更主动。可以断定,对转的早、转的快的,能优先享受到公办、民办“一视同仁”的惠策,在获得立项资助、稳定教师队伍、提升办学层次、提高社会声誉等方面都将受益。
3.把握大势,顺应社会变革。外部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学校内部是什么状态,学校如何默契地适应外部,是我们首先要关注的。过去我们常说:不谋全局,不足于谋一域。现在需要把“全局”的概念拓宽、再拓宽,从两方面考虑。其一,不懂、不把握世界,就不足于定位自己。在经济一体化、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已成为一个地球村的状态下,每一个部门、单位都要置自己于一体化、信息化这个系统中。其二,不懂、不理解中国和河南,也不足于定位自己。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宏观思维和战略意图、决策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更为重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要改革与其不适应的体制机制和破除一切障碍。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学校发展要适应全球一体化的要求,要按照目前七大“战略发展规划”的要求;政治建设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历届全会精神的要求,作风建设要按照《准则》、《条例》、《民主生活会》(简称)的要求;把握方向、把握大势,守纪律、讲规矩,不踏红线、追求高线。
要坚持看齐意识。中共中央政治局以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要求,重点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联系党的作风建设的实际,于12月26日至27日召开民主生活会。中央做示范,各级要效仿。今年,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民主生活会”精神的要求,以中央、省委为示范,适时开好党的民主生活会。在前两年基层党组织向党委述职述廉述学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发挥作用。
最后,谈谈学习。学什么,怎么学?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最要紧的是把思想方法搞对头。在战争年代主持中央组织部工作期间,陈云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组织中组部机关干部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毛泽东哲学著作,他从中总结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15字读书学习方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无止境,要常态化。“两学一做”,重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带动创新。一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悟出治国思维和理政思路,运用到学校的改革发展中去。二是要走出去学,先看看省内的民办兄弟高校,解决夜郎自大、盲目乐观的问题。三是学习领会省委、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吃透政策,认清大势,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我们自己可以琢磨琢磨,检讨一下自己是否重视学习,是否做到了学以致用。我希望全校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风上的干净人、学习上的带头人,始终保持定力和创新力,为学校内涵建设和转型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