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佘怡霏)为聚焦器乐教学质量提升,促进青年教师授课能力,2025年9月9日16点50分在音乐与教育学院音208教室,器乐教研室围绕“以磨促教,赋能成长”召开了青年教师授课能力提升研讨会。本次会议由器乐教研室刘磊主任主持,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研讨会上,马宇老师以《钢琴基础》课程为例,用经典旋律《黄河大合唱》为课程导入,呼应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要求。授课过程中,结合C大调琶音细化了左右手上行与下行音阶指法的实操指导,落实了“实践教学具象化”的标准,每一个教学环节均体现出对“教学逻辑”的反复打磨。这种“磨课”的过程,是马老师对自身教学思路的梳理与优化,青年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正是在这样的“研磨”中逐步夯实,为后续教学实践筑牢基础。

随后的交流与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与优化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陈昱伶老师指出,拇指“钻缝”技巧可增加慢动作拆解与错误案例对比,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动作要领;马丽莎老师建议,“节奏练习”部分可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分配不同的练习任务,增强练习的针对性。这种集体研磨的过程,真正体现了“以研促教、以磨提质”的目标。
研讨会尾声,刘主任强调:“磨课”不是简单的“挑错”,而是以集体智慧为支撑的“精准赋能”。对青年教师而言,每一次磨课都是一次实战练兵,能在反复打磨中发现教学短板、完善教学思路,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对于整个器乐教学团队来说,“磨课”是凝聚教学共识、共享优质经验的过程,能让好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理念在交流中传递,从而推动器乐专业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以磨促教,赋能成长”,器乐教研室将持续深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青年教师授课展示、传帮带、专题研讨等活动,让“研磨”融入教学能力提升的每一个环节,使得青年教师逐步成长为“懂教学、善设计、能创新”的骨干力量,助力专业发展迈向新台阶。